《光明日报》点赞赤水河流域保护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5日 来源: 浏览量:1276
0

8月21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点赞云南省对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的保护治理和发展规划,全文如下:

近年来,云南省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主动担起“上游责任”,切实推进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与绿色发展,使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干支流自然流态全面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筑牢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是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以及4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赤水河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发源,在云南段乌蒙山区奔流97公里后,经贵州、四川汇入长江。

云南省制定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推动赤水河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板典范、流域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云南首先盯住治污不放松,争取2022年年内实现赤水河流域所有乡镇镇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双覆盖”;全面排查干流排污口,88个排污口目前已完成整改56个;全流域开展人居环境提升,累计清理河道垃圾6000余吨;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减量、控水降耗“四控行动”,2021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分别下降1.72%、3.65%,一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投用。

云南保护赤水河,坚持绿色发展,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发展,全面完成17座小水电站拆除后生态修复,整治完成684万吨历史遗留矿渣和209座历史遗留矿山,实施流域内退耕还林还草25.6万亩、石漠化治理2.4万亩、水土流失治理3.76万亩。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要求,改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境,累计实施增殖放流164万尾。目前已建成生态观光廊道55.5公里,实施水田花海田园和峡谷生态旅游融合产业、方竹深加工产业等,着力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经过长期努力,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干支流自然流态全面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云南境内赤水河干流和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洄游的主要支流实现零水电站,赤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赤水河流域(云南段)鱼的种类从2020年年初的36种增加到42种,确保了一江清水流向下游。